春回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冬的沈阳市府广场,又显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翠绿。来此散步的市民们对沈阳近年来的变化感触颇多:绿地多了,环境洁净了,沈阳变美了。
现在的沈阳确实变了:主要街道、广场和公园改造一新,一批标志现代文明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景观区实现“亮化”,百里环城水系展露新姿,全市80%的居民小区达到“绿、美、静、安”的标准,城市文化品位和功能明显增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0%。更加可喜的是沈阳市民精神振奋,他们面对经济发展遇到的暂时困难,不气馁,不后退,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己任,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向纵深发展,50万志愿者活跃在全市城乡,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市民中逐步形成。
沈阳曾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被誉为“共和国的骄子”。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沈阳面临着调整所有制结构、搞好数以百计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安置大批下岗职工、改造“老、旧、差”的城市环境和处理社会热点问题等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怎么抓?沈阳市委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徐文才说:老工业基地振兴成也在人,败也在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此为主题,着重在凝聚民心、提升人气上下功夫。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人心”做文章,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走向市场经济,沈阳原有的一些优势变成了劣势,调整经济结构,一部分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转制,职工切身利益受到冲击,部分干部群众产生了畏难情绪,出现了信心不足、精神不振的状况。对此,沈阳市委坚持在干部群众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势教育,解思想扣子,鼓创业精神。
前年,全市开展了“形势怎么看,我们怎么办”为主题的形势教育,重点“讲实情,讲目标,讲责任”。去年,又围绕“了解沈阳的昨天,认识沈阳的今天,坚信沈阳的明天”,开展了“迎接新世纪,建设新沈阳”为主题的形势教育。沈阳市开展的形势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讲现实,找优势。讲现实就是承认困难,同时,也引导干部群众在困境中看到沈阳有着其他城市并不多见的资产存量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国企数量众多、科技人才济济和地理位置优越等多方面的优势,问题是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原因是改革还没有到位。在形势教育中由上至下层层讲,把这个“家底”讲到基层,讲给群众,在全市很快形成了“发挥老优势,塑造新优势,沈阳就大有希望”的共识,干部和群众有了振兴沈阳的勇气和信心。
沈阳市委领导在形势教育中,还讲思路,话举措,把干部群众的干劲鼓起来。干部群众通过形势教育,了解了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和举措,看到了希望和前途。投资17亿元、总长64公里的大二环道桥工程,是沈阳市城建史上投资最大、工程量最重的工程,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涉及454家企业、4007户民宅的征地和拆迁任务,其后只用了6个多月时间,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拿下了整个工程,创造了沈阳城建史上的奇迹,成为弘扬“实干兴沈、开拓图强”沈阳精神的典范。
沈阳作为工业企业和产业工人集中的特大城市,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的压力非常大。沈阳市委、市政府在每年通过劳动部门的主渠道安置下岗职工15万人次的基础上,还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安置下岗职工,提出了以“奉献爱心,扶贫帮困”为主题的“百村扶贫,千委助困”行动,向贫困农村、下岗职工和特困家庭伸出了互助友爱之手。
“百村扶贫”行动以科技扶贫为主,两年内完成帮扶100个贫困村的任务,把温暖送到贫困农村。扶贫行动层层展开,市一级16个部门进行包干扶贫。各区、县(市)组成30多个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面对面地指导农民致富,并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000多万元,使贫困村拓展了脱贫致富渠道。到去年底,全市已有50个村实现脱贫。
今年年初,沈阳市又组织了以“支农赠三机(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扶贫献爱心”为主题的活动,将广大干部、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捐赠的近3万台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送到356个贫困村,为丰富贫困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千委助困”行动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通过个体工商户与下岗职工“结对子”,为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筹集资金,提供供货渠道,传授经营经验;通过商业、文化、卫生、公交、城建等窗口单位发放“蓓蕾卡”,在商业服务、医疗、乘车、购书等方面为贫困家庭儿童提供优惠服务,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通过各类志愿者的“爱心服务”活动,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和孤老、残疾家庭的实际困难,安排好他们的生活;通过驻街单位与居委会结对子的“爱心奉献”活动,发挥驻街单位人力、物力和各种资源的优势,帮助居委会建立再就业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沈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人心”做文章,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如今,沈阳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们有理由相信:沈阳大有希望。